合肥產的585輛純電動汽車以“定向供給”的方式走進市民的生活,此次總共585臺純電動轎車的面市,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規模的純電動轎車批量投入市場,也標志著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,走在了業界的前列。
不用著急,3月7日,借著在北京跑“兩會”的機會,記者特地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、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左延安,為大家打探電動汽車的上市計劃,還請左延安給合肥市民詳細介紹了電動汽車的購買、使用情況。
首批純電動汽車投入使用后,反饋情況如何?3月7日,左延安也首次披露了“反饋調查結果”。
“第一批585輛車進入市場后,反響還是很不錯的,只可惜還沒有經過高強度的運行。”左延安告訴記者,日前他也在跟合肥市的相關負責人商量:找個機會,讓這批電動汽車“再跑一會兒”。
“電動汽車一天跑30~40公里的路程,還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它的性能到底如何,狀態是否穩定。”左延安表示,接下來,他將讓首批電動車接受一天充滿電全用完、跑到最高時速等各種測試,所謂路遙知馬力,多跑跑才能了解首批電動車的缺陷在哪里。
據介紹,這款電動汽車有2種“飲食方式”:喝汽油,通過汽油機發動給車子充電;或者直接連接咱們家里的插座,充上6個小時的電,它也能“吃飽”。繼去年第一批純電動汽車上路后,今年江淮汽車將會推出一款“和悅”系列的混合動力汽車,初步預計這款電動汽車的成本價在20萬元左右。
“考慮到現在充電樁等配套設備還沒備齊,為了方便市民給車子充電,車子還特別內置了一款變壓器,把家里普通的220V電源變壓后進行充電,這就大大增加了成本。”左延安說,初步預計,將在今年上市的混合動力車成本價不會低于20萬元。
合肥作為首批新能源汽車的試點城市,除了研發電動汽車,也已經著手研發充電樁、換電池等核心技術和相關產品。根據江淮汽車集團研發新能源汽車的計劃,在2015年之前,江汽將推出5萬~10萬輛電動汽車上市。“如果市場環境好,配套系統逐步到位,有可能會推出更多。”
據左延安介紹,以色列有種特別好的電動車充電辦法,車子開進加油站之前,要經過一道“地溝”,“地溝”里會伸出一只機械手,將電動汽車下方的電池給卸下來,然后再將已經充滿的電池給裝上去。
“為了方便人們更好地掌控電池剩余電量,車上還配裝了剩余電量提醒、最新充電站搜索系統。”左延安表示,這些換電池技術、城市電動汽車充電樁設備的相關技術和產品都已經在研發當中。
據了解,在示范運營的基礎上,合肥今后將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究開發與產業化的推進,力爭到2012年推廣2100臺新能源汽車。屆時,2100臺電動汽車每年可以節約燃油約1.3萬噸,減少一氧化碳排放量約220噸,碳氫化合物排放量約32噸,氮氫化合物排放量約20噸。
有關技術專家介紹說,該電動車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噪音低,沒有發動機帶來的噪音。另外,該車有幾大好處,一是好開,完全用電機驅動,沒有變速器,是真正的無級變速;二是節能,該車的使用費用僅相當于汽油車的1/4;三是結構簡單,因為沒有了發動機及相關的系統,因此故障率低,保養費用也低;四是零排放,沒有任何尾氣污染。